8個語言發展警訊
孩子成長過程中,哪些語言發展狀況是需要留意的呢?
Carrie在執業過程中,有很多來評估的爸爸媽媽分享,不知道原來這樣的情況需要來看診,大多經過學校老師轉介才知道,覺得錯過一些時間。
以下分享常見的8個語言發展狀況,如果有相關表現,建議尋找醫師、語言治療師評估了解唷!

目錄
1. 呼叫孩子沒有反應
新生寶寶都會進行聽力篩檢,隨著孩子長大,仍然要觀察孩子對於環境音的反應,以及聽能表現是否出現變化了?(例如:開始要把電視調大聲、要很貼近耳朵聽電話…)
中耳炎在嬰幼兒成長中是普遍可能會發生影響聽覺的疾病。有的症狀輕微不會有痛感,也沒有發燒,寶寶不會表達不舒服,但是逐漸的影響聽覺表現,通常發現已經是好幾個月過去了。
這個時期對於孩子的語言經驗的建構,跟後續語音的辨識仍然是要留意的唷。
2. 2歲說的詞彙不到50個字
一般語言發展里程中,孩子普遍在2歲時約可以說出50個字。如果在2歲時,孩子的表達多是無法理解的亂語,缺少詞彙,可能就會需要評估看看唷!
當然,整體語言發展還會綜合聽懂多少話、互動的意圖、動作模仿表現…等等,醫師、語言治療師也能提供孩子更進一步的發展諮詢。
3. 3歲不會說句子
3歲的孩子大約可以說出4-5字的語句。如果這個年齡的孩子,表達仍以單詞(像是:媽媽、拿、給),還沒有拼湊詞彙成為語句(例如:我要喝),需要再留意一下整體的語言發展!
4. 4歲發音不清楚
孩子娃娃音很可愛,發展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些發音錯誤的表現,像是可能會把「哥哥叫成德德」、「褲子說為兔子」,這些都是語言發展中可能出現的情形,別太過擔心。
在4歲時,語音發展大致成熟,這階段如果還有發音不清楚的狀況,建議就要評估了解囉!
5. 孩子說話長期沙啞
孩子的聲音長期都是啞啞的,是長期用吼叫的方式說話嗎?會看看是不是有嗓音使用的困難,或是情緒表達的部分需要協助。
6. 互動不太看我們
我們可能會想孩子喜歡玩具,只專注玩具不看人,不是天經地義嗎?是沒錯!但是孩子其實更喜歡跟我們互動,找我們去玩玩具,仰賴跟我們的依附關係,增進環境探索。
如果你發現,孩子超級好帶(不哭、不鬧、自己安靜玩,都不會吵你)!你呼叫他,他還是專心地玩玩具,你靠近他,他也不會主動要找你,請再留意一下與孩子的互動唷!
7. 說話斷續像口吃
2-3歲孩子學習更長的語句連結時,有的孩子可能出現發展性口吃,也就是說話時會有字詞的重複,語句斷續不完整的樣子,這是語言發展過程中可能會有的現象。
但是,如果你發現孩子開始要很費力的才能說出話(例如:說話時,開始重複眨眼、皺眉、抽動嘴角等等跟平常不一樣的臉部或肢體動作),建議還是要評估了解!
8. 聽不懂常見的指令
這裡指的是2歲以後的孩子仍然聽不懂日常的指令。例如:在沒有提供動作的示範,或是手勢的指出下,請孩子拿衛生紙給你,或把玩具放在盒子裡。
如果你發現孩子對於多數日常指令不太能完成,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孩子目前的語言發展狀況。
留言